在人类历史中,我们对睡眠的生理需求尽管在时间和形式上有着差异,但始终保持一致。而关于睡眠的论述却跟随每个时期的文化和政治环境在改变。
唐妮诗画廊推出线上展览《夜话》,其呈现的作品暗指夜晚的沉思。九位艺术家的作品将被共同展出,在展厅中重现一个想象中的夜晚。在夜不能寐之际,你看到了什么?可能是建筑物的轮廓,是他者沉睡时或清醒着的脸庞。你可能平静,也可能不安。一个反复出现的想法将占据你的大脑,比如对于某个人面孔的记忆 (比如Vhils的作品《重组碎片5号》/ Defragmentation 5中刻画的,一部分沉浸在黑暗背景里的脸),但夜晚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来做梦的;艺术家马良的摄影作品《白色上的白色3号》/ White on White 3 提醒着我们,夜晚这个时段那关乎于轻柔触感、枕隙羽毛与一种柔软。
物体将在夜晚有着截然不同的样貌;有时它们被拉长,让人联想到大卫·莫雷诺(David Moreno)作品中的房子,有时如詹姆斯·麦克纳布(James McNabb)的《Control C》所呈现的弯曲。失眠无论从其概念或是现实反应的角度来看都是极有生产力的。这恰恰与资本主义理论中探讨睡眠与经济生产力关系的传统概念相反;每当我们无法入睡,“每一处都可以是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就是所有的时间”(布兰切特 / Blanchot)。
在过去的一年里,艺术家们和许多人一样都将目光向内转移;他们的视野也因与外界接触减少而受到影响。在这种境遇下,他们对自身所处环境展开了更长的观察。埃文•奥拉夫(Erwin Olaf)在他的作品《酒店 – 京都,211房》/ Hotel - Kyoto, room 211中便描绘并例证了环境与人物之间的这种关系。他的构图经常只描绘一个人物。在这幅作品中,一名无眠的女孩正卧于一张床上。光下隐藏着一个我们无从知晓的主题。她正在内心进行一场无声且亲密的谈话。每当夜晚来临,时间便静止了,让潜意识占据主要舞台。她的失眠揭示着在特定社会语境下自身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冲突与张力。巴里·丹顿(Barry Dainton)这样阐释着我们对时光静止和流逝的感知与关系:“时间的流逝看似显而易见。但在我们生活于当下的同时,当下也不停流转。”块状宇宙理论的支持者却相反地认为,当下看似在变化,但是“时光流逝仅仅流于表面;却并没有与之相对的事实。” 李洪波的雕塑作品《小女孩》以一种超现实的姿态弯曲头颅,阐释着不同的诗性意义。其对纸媒介进行的冗长制作方式本身带有重复操作的性质,在探讨工艺的同时也与时间相关。
玛莉安·派克在创作《猫头鹰之梦》(Owl Dream)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夜间视角。在一个花园当中,有着一名处于梦境中的女孩与一张孤独的床。她幻想当中风景似乎让人无从逃脱。这种永恒的梦境模糊了梦和清醒之间的界限。作品中的意象使人产生幻觉;将区分睡眠和清醒的意识变得更加困难。